|
|
人類發明的哲學沉思錄 ——記張開遜的《回望人類發明之路》 |
|
對于國內的發明界和科學傳播界,張開遜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不過,在這兩個圈子里,許多知名的學者都更愿意稱他為哲學家。
上世紀的1985年,現任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的張開遜發明碳化硅PN結寬溫區線性測溫技術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986年,張開遜憑借“微型高靈敏度溫度傳感器”的發明摘得瑞士日內瓦第14屆國際發明和新技術展覽會金獎,并從中脫穎而出,再獲日內瓦州大獎。成為東方世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發明家。他先后10次榮獲國際發明金獎及專項獎,有些獲獎技術至今仍領先世界。
在發明上不斷取得成就的張開遜,漸漸開始涉足科學傳播領域。讓更多人受益于發明,是他的初衷。1995年起,張開遜應央視“科技之光”欄目邀請主講發明與創造,持續4年。他從具體的發明講起,直到第3年,他漸漸感悟到發明與文明的關系,需要在更高的層次梳理人類發明的歷史脈絡和層次。
2000年,在應《大自然探索》雜志之約撰寫文章時,張開遜產生了寫作回望人類發明之路的粗略構想。在他看來,發明作為一種改變物質世界的創造,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從這個脈絡上梳理發明的演進歷程,有助于理解文明前進的真正原因。
張開遜以發明家身份治文明史,體現出了學問淵博、思路細密的特點。他在梳理人類發明演進的脈絡時,善于從細密中見大問題,體大思精,舉重若輕,而且始終滿懷創作的激情。當凝聚了深沉哲思的《回望人類發明之路》一書終于在2007年問世時,好評如潮。人民網科技頻道專門開辟人類文明史大講堂,邀請張開遜主講。
迄今這部被稱為“激蕩著詩意的技術史”,“科學的詩學”,“可以聽的發明史”的著作,已經為人們熟知。2011年,這部沉淀了18年積累創作而成的《回望人類發明之路》通過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評審。
《科學新聞》:當初寫作《回望人類發明之路》的立意是怎樣的?
張開遜:人們非常贊賞和崇敬那些影響文明進程的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可是,往往都覺得這些是不可思議的,是天才所為,可望而不可及。
我想通過這本書,使影響文明進程的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成為大眾可以理解的智慧,社會可以傳承的精神財富。
我們在談到科學傳播的時候,往往把它概括為四個方面: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茖W精神和科學思想是歷史的產物。中國沒有成為近代科學的故鄉,科學沒有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中國也沒有經歷產業革命。今天在中國向大眾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是不容易的。寫作這本書,我希望在技術史、科學史、思想史交織的背景中,展現人類改變物質世界的創造歷程。因為人類改變物質世界的創造活動,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這本書也可以視為一種傳播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的探索。
《科學新聞》:你是如何理解發明與文明的關系的?
張開遜:發明對人類至關重要,我們享受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類創造發明的產物。人類選擇了不同于其他物種的生存方式,為自己發明了工具,從此成為不依賴進化而能夠為自己開創未來的物種,這是文明的發端。
歷史學家寫過很多關于文明的書,他們關注文明的內涵和對社會的意義。我想從科學的視角探究影響文明進程的關鍵發明是什么,它們解決了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問題,科學內涵是什么,對人類未來的影響是什么。
為了做到這一點,應當回到歷史情境中去,重溫人類發明的創造歷程。然后遠離講述的對象,對人類活動做“云中觀”,審視它們對人類的深遠影響。
《科學新聞》:人類的文明演進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史料浩如煙海,你是如何梳理文明演進的脈絡的?
張開遜:我希望公眾讀過這本書,不僅僅了解各個具體的發現和發明,同時通過它們理出文明的脈絡。人類先有“術”而后有“學”,有真學而后有大術。這里,“術”指生存技術,“學”指真正的哲學和自然科學。哲學和自然科學引導人們發現新的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使人們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工具和技術,理性思考未來。
可以用24個字簡約地概括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哲學引導科學,科學產生技術,技術改變社會,人文關系未來。
哲學引導科學,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古代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神話,幾乎能夠解釋一切事情,然而,美麗的神話溫柔地阻斷了人們探究自然的道路。公元前6世紀,以泰勒斯為代表的古希臘學者第一次提出,宇宙是與神無關的獨立客體,人可以通過理性的探索了解它們的規律。愛因斯坦把它看作是科學的真正起源。這是哲學對科學的一次重大貢獻。
在公元13世紀和16世紀,英國哲學家羅吉爾·培根和弗朗西斯·培根分別提出:人類應該通過實驗探尋自然規律,以伽利略為代表的一批自然科學家使這種哲學理念成為可以操作的科學方法,近代科學由此誕生。這是哲學對科學的又一次貢獻。
科學產生技術很容易理解,基于科學發現產生的新技術超越了人們的經驗和常識,從而迅速改變了社會。近代科學導致產業革命,產業革命導致人類由農業社會進入了工業社會。后來沿著這種途徑發展,產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技術,它們承載著人類的各種欲望,有可能使這些欲望成為現實。但是,這種欲望如果沒有人文情懷引領,沒有價值理性制約,人類是不安全的。人類的未來取決于科學智慧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學新聞》:這本書的語言讀來讓人感受愉悅,嚴謹而又不失生動,充滿了人文情懷的哲思,也熱情地昭示了人類創造精神中璀璨的詩意。寫作時有什么心得嗎?
張開遜:這本書是給大眾看的,要用大眾的語言來寫。要把專業術語講成大眾能聽懂的話,是一種挑戰。老一輩科學家王大珩先生的人文情懷和哲學智慧,使我深受啟發。
有一次,我到他家串門,他告訴我終于想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問什么事情,他說,我終于想通了怎么給大學本科生講清楚量子化的概念。過去講量子化總是非常困難,因為在人們觀念里,能量和物質都是連續的。他說,實際上我們使用的人民幣的幣值,常見的公共汽車車站,它們都是量子化的,如果不是量子化而是連續的,錢也沒法用,車也沒法坐了。
寫作的過程,是在歷史長河中往返穿越的旅程。有時詩意油然而生。在飛翔之夢一章開篇中,有這樣的一段:“古代人類不能飛,讓神為自己圓夢。西方的神展翅飛,阿拉伯的神踏毯飛,東方的神駕云飛,F代人用科學飛,飛到星光閃爍的地方。”當你融入文明的歷程,詩意與科學就會自然融合在一起。
寫作時,我力求避免站出來評述歷史,但是后來發現不可能。因為每個人都是這部波瀾壯闊的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在這部歷史劇中我們既是觀眾又是演員。
在釋放核能這一章中,寫到美蘇兩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核武器的儲備總爆炸力已經超過200億噸TNT,足夠打2000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相當于為地球上每個人都準備了3噸TNT炸藥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寫下:“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是動物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且知道需要的程度,而人類卻不然。”
《科學新聞》:作為專業科技工作者,你為什么會想到去傳播科學?
張開遜:科學應當豐富人類知識,增加人類能力,還要盡可能成為大眾文化。作為專業科技工作者,傳播科學是義不容辭的使命。
科技工作者傳播科學,要經歷三重飛躍。一是從專業到生活的飛躍,要了解科學了解生活,能夠用生活的言語講述科學。二是從關注物質世界到關注社會的飛躍,要了解科學對社會的影響,了解科學與人類的關系。三是從現實世界到未來的飛躍,科學最大的價值在于預測未來,傳播科學應該幫助人們理性規劃未來。
科技工作者向公眾傳播科學,是對自己知識結構與學養基礎的挑戰,是永無止境的探索!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2年第2期 焦點)